勵志網站‧人生經營論壇
首頁
勵志網站

會員登入

帳號:
密碼:

會員註冊   忘記密碼

勵志網站

族群分類

勵志網站

好站連結

勵志網站

公告區

勵志網站

瀏覽人次

今日人數:53
累計人數:761578
發表文章:7551

 

Life Up首頁 》短文集 》《勵志文章》 》

分享到

分享到  

Life Up首頁  »  短文集

《真正厲害的人:不言人非、不畏人言、不信人贊》

  收藏文章   回覆文章

huichuan(鑽石會員:平天下)
2024-09-25 PM 06:21

(0)

 


 

徐彥伯在《樞機論》中說:「夫言者,德之柄也,行之主也,志之端也,身之文也。既可以濟身,亦可以覆身。」

 

言論是道德的手柄,行為的主宰,志向的端緒,立身的表現。言語就像是一個人的樞機,只要發動,外物就會隨之有所感應。

 

語言可以幫助一個人成功,也可以輕易毀滅一個人。

 

言行,是一個人修養的外在表現,代表著一個人的人品、學識和自知。

 

真正厲害的人,能避言辭之鋒刃,行凡事之謹慎,不言人非、不畏人言、不信人贊。

 

1

 

不言人非,管自己的嘴

 

經常聽這樣一句話:「不說人非厚道也;不辨人非高見也。」

 

人生在世,總要與人相處共識。不言人非,是對他人的尊重。

 

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:

 

一日清晨,江邊停著一艘客船,準備載眾人過河。

 

乘客們都安安靜靜地坐著,直到一名男子帶著幾個小孩上來,孩子的喧鬧聲,破壞了船內的安靜,那名男子坐在身邊,任憑孩子們吵鬧,卻無動於衷。

 

終於有人忍無可忍,對那位男子說:「先生,你的孩子太鬧了,你能管管他們嗎?」

 

那人抬起頭,如夢清醒般輕聲地說:「是啊,我該管管他們。他們的母親一小時前過世了,我們剛回來。我手足無措,孩子們大概也一樣吧。」

 

聽到這樣的話,所有人都沉默了,同情與憐憫之情油然而生,怒氣全消,並給予了對方幫助。

 

其實,這個世界就是這樣,未知他人苦,就不能做到感同身受。所以,遇事多了解情況,不要輕易去下結論,不要輕易地去批評他人的行為。

 

現實生活中,不了解事情真相,妄下結論,得理不饒人,苛責他人的現象時有發生。

 

古人云:

 

「未經他人事,莫論他人非。」

 

不要隨意指點別人的生活,不要隨意評價別人。你可以有不同的見解,但有些話,不必說出來;有些事,不要去揭穿。

 

人與人相處,不要過多的談論他人的是非,更多時候要為對方著想,考慮到他人的感受。

 

不言人非,對他人而言,是一種尊重;對己而言,是一種修養,也是一種善良。

 

2

 

不畏人言,行自己的路

 

俗話說:「人言可畏。」一句話道出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。

 

在這個世上,無論你做什麼,做得怎麼樣,總有人說長道短、說三道四;無論你的選擇有多對,都有人指手畫腳、品頭論足。

 

一個人來到世上,不是為別人而生,也不是為別人而活。生命是自己的,走自己的路,人言何所畏。

 

《莊子·逍遙遊》開篇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:

 

北海有一條魚,它的名字叫做鯤。鯤的體積,大到幾千里。它變化為鳥,名字叫做鵬,鵬的脊背長到幾千里,奮力而飛的時候,張開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。

 

這隻鳥,海動風起時,它的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,乘著海面上盤旋的颶風直上九萬里高空,遷徙到南海。

 

 

蟬和小灰雀譏笑大鵬說:「我奮力而飛,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下來,有時沒飛上去投落到地上就是了,何必要飛九萬里而往南海去呢?」

 

鯤鵬不在意它們的嘲笑,它展翅翱翔,飛翔在山川之間,領略到天下無盡的風采。

 

鯤鵬展翅,志向高遠;以蟬和小灰雀的見識,實在難以猜度鯤鵬的境界。

 

以小度大,只會暴露自己的膚淺、無知。

 

對於這樣的嘲笑,追夢之人不要畏懼,堅持自己的理想,努力前行,人言就會自斂。

 

《莊子·秋水》中說:「井蛙不可以語於海,夏蟲不可以語於冰,曲士不可以語於道。」

 

當別人不了解我們時,往往是因為認識受限或無知,我們不必在乎他們的嘲諷,也不必和他們解釋。

 

一個人應把眼光放遠,追求更高、更廣的人生境界。

 

當你像鵬飛往你的海,那些嘲笑就會戛然而止,攻擊就會不攻自破。

 

3

 

不信人贊,守自己的心

 

《道德經》說:「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」

 

真實的話未經加工,所以不美妙動聽;美妙的言辭,往往內容不可信。

 

鄒忌,齊國相國,身高八尺有餘,身材容貌光艷美麗。

 

第二天,鄒忌又問來訪的客人,客人也說他美麗。

 

然而,直到鄒忌見到徐公,仔細端詳,才感到自己不如他。

 

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,以自己的切身事例告訴齊威王:「舉國上下的百姓都想討大王的歡喜,得到大王的照顧。所以從這些情況看,大王最容易遭受蒙蔽。」

 

鄒忌建議齊威王接納群臣和百姓的進諫。命令剛下達,群臣都來進諫,門庭若市。

 

齊國開始變得內政修明,逐漸強大,燕、趙各國都來朝見。

 

鄒忌面對讚美,認真思考、辨析,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認知,沒有迷失自我。

 

齊王廣開言路,虛心納諫,修明政治,無需用兵就能勝過他國。

 

古人云:

 

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」

 

巧言令色之人往往利用花言巧語來迷惑、取悅他人,以達到一己之利。

 

喜歡聽讚美的話,無可厚非,但更需要分辨的是:美言背後,到底是由衷之言,還是口是心非。

 

不要被好聽的話語迷惑,也就不會失去了本心。

 

4

 

一個人,不評論他人的生活,也不活在他人的言語中,就能活出自我,活出生命的本真。

 

不言他人非,管住自己的嘴;不畏他人言,走好自己的路;不信他人贊,守住自己的心。

 

說出的話,要留三分,做到「慎言」;聽到的話,認真思辨,做到「慎聽」。

 

對人,能管住自己的嘴;對己,走好自己的路,能守住自己的心,如此就能實現心靈的自由。


 
 

回覆文章

 
請先登入會員
 
 
 
 
 
勵志網站‧人生經營論壇

回首頁

隱私權政策

服務條款

使用說明

交易安全

合作與廣告

檢舉 / 回報

聯絡我們

常用Q&A

 

Copyright © 2011 勵志網站‧人生經營論壇  客服信箱:service@life-uprise.com
重要聲明: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勵志網站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。